
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多年,造就了不少本地文創品牌,其產品種類亦愈來愈廣,涵蓋插畫、手作工藝品、手作配件飾物、時裝、生活小物等。雖然本地不乏人氣高企的文創品牌,如Dustykid、謝曬皮、Plastic Thing等,但仍有其他文創品牌因資源不足或經營不善等問題而逐漸消失。這次就來討論一下,文創品牌如何打造獨特市場亮點,把品牌傳播得更遠,擴大產品的影響力,提高品牌延續性。
為什麼某些文創品牌會失敗?
此外,近年香港市集風氣盛行,然而有資深手作人反映,有些市集主辦單位為求「回本」,來抵銷昂貴的租金費,會混入質素較參差的攤檔充數,加上一般市民亦不懂分辨作品的好與壞,甚至經常將文化創意產品與手作製品劃上等號,令文創產品的定位難以走出手作製品的圈子。
某些文創品牌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欠缺品牌獨特性,他們往往只集中精力推出產品,但背後的品牌定位並不明顯,也缺乏品牌故事內容的支撐,無法引起消費者的共鳴,市集上亦開始出現千篇一律的產品,令某些文創品牌被市場取代或淘汰。
如何提高品牌延續性?
面對眼花撩亂的商品,消費者除了會考慮價格和品質外,品牌形象帶給人的感受亦是關鍵所在。要經營一個品牌,想讓消費者記住你,必須做好品牌形象,展現出品牌的個性、獨特性與一致性。
1. 建立優良的「品牌形象」
「品牌形象」包括品牌名稱、品牌設計、網站、服務流程等,這些東西會累積在消費者心中,慢慢產生品牌認知,聚集起來後形成一個品牌樣貌。作為一個文創品牌,你可以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品牌名稱的故事,讓客人更具體地理解你的產品或服務。
2. 提升品牌競爭力
在疫情下,很多人因為多了時間在家,重拾以往的興趣或學新工藝,令2020年後本地文創品牌湧現,但這也意味著創作人可能需要花更大加氣才能突圍而出。作為剛剛起步的品牌,創作人除了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,如品牌的市場定位和獨特性,認清知道自己的產品專攻哪種消費群、知道自己與其他類似的品牌的差異等,更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引入其他產品元素,甚至進行轉型。以本地網絡插畫界人氣情侶「大大與小妹」為例,插畫師Venus的繪畫題材以情侶日常生活為主,後來逐漸各大品牌、零售商戶合作,推出聯乘產品,如八達通卡、茶飲等,發掘不同商機,近年更逐漸推出動畫,並開設了實體主題店。
本地成功例子: Dustykid
本地心靈漫畫品牌「Dustykid」由網絡作者陳塵於2005年創立,Dustykid是一隻以來自暗黑角落的灰塵為創作靈感、擁有可愛外表的角色。Dustykid的專頁以溫馨的畫風,佐以數句恰到好處的文字,熬成一碗治癒都市人心靈的雞湯。2020年,Dustykid更成功由繪本走到餐桌,於上環開設了「心事如塵茶食亭」,結合「心靈療癒」及「飲食」兩大元素,提供一個讓人歇息的空間並得到心靈治癒。
總括來說,文創品牌擁有無限潛能,但在擴展業務前,應先認清品牌故事、市場定位、產品獨特性等,才能成功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,提高品牌延續性。想了解更多行銷要訣或創業資訊,歡迎聯繫我們了解更多,並繼續關注我們專頁!